黄一帆 周福盛:体音美学科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困局与破局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1年第6期第46—55页。
作者
黄一帆,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周福盛,宁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体音美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实、教育评价导向的树立、学生兴趣潜能的挖掘、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科文化魅力的体悟带来积极的价值。在政策落实过程中,面临主体观念的淡薄、价值立场的分歧、政策解读的偏颇、客观条件的差异、以往评价模式的阻滞等诸多困境。为保证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政策的有效运行,提出树立五育并举的教育评价理念、正确理解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完善体音美学科相关保障体系的建设、确定丰富完整的体音美学科评价内容、创新科学多样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等方面的解困之策。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体育评价;美育评价;学业水平考试
正文
长期以来,体音美学科处在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不被重视,课时少,学业水平及升学等重要考试中也没有多少分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个文件。第一个文件提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1]。第二个文件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按照这2个文件,学生的体音美学科评价将逐渐变为刚性评价指标。然而,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从观念到行动的现实困境,认为体音美学科特殊,难以操作,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回到了应试的老路,导致政策落实的诸多阻碍。基于此,厘清体音美学科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本然价值,分析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障碍以及可能的破解之道,无疑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落实体音美学科评价任务、提升体音美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1
理性期盼: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积极价值
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将升学考试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即考多少、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有悖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宗旨,也使体音美这些非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陷入形式化的境地。长此以往,家长、学生甚至教师对体音美学科产生偏见,视其为“小三门”,这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体音美科目逐渐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体系,解决上述问题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其积极价值不言而喻。
1.1 扭转五育协同性失衡,落实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旨在通过教育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和谐的发展。就学生个体而言,不同学生在智力结构、认知方式、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具有或长于文史,或长于数理,或长于艺术的多样性发展特点。因此,要落实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既不是倡导个体内的平均发展,也不是个体间的“统一规格”,而是在强调自由、和谐发展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等[2]。然而,学校教育提供给学生的大多只有语数外等文化知识的学习,出现“阴阳课表”[3]“主副科地位悬殊”“偏智、弱体、抑美”“学生片面发展”等沉疴,学生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前提,更不用说实现其全面发展。在体音美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后,学校在保证体育、美育相关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也会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全面发展的教育提供了积极的保障。对于学生来说,在其主体地位得到重视的同时,也为其全面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1.2 补全评价体系中的短板,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在现行评价标准中,体育、美育陷入了被轻视化、形式化和边缘化的现实困境,成为五育评价中的薄弱环节。例如:体育学科大多采用结业考试这一单一性或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评价内容多以技能达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低,为了完成考核任务,教师和学生通常会选择临时突击的方式来应对考试,体育、美育评价如同摆设,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不能真正建构起来。20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2020年10月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5]。基于《总体方案》的精神,云南省试点中考改革,体育科目由“三年一考”调整为“一年两考”,初中3年设6次考试,每个学期分别采用“随时考”与“定时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身体机能项目由原来个体间横向比较为主的评价变为个体内纵向比较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等[6]。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能够提高地方、学校、学生和家长等主体对体音美学科的重视程度,补齐体育和美育在五育评价中现存的短板问题,从而构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全面性的评价标准,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1.3 挖掘学生的兴趣潜能,激发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教育部在2011年提出中小学体育艺术实施“2+1”项目,即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7]。以体育学科为例,延续“十二五”期间关于学校体育教学“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模式,即一个学校至少有一个运动项目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和掌握。基于此,为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各省份不断探索优化,开始考虑地域特色、学生特点,设置适合本地区学生的特色考试项目,如兰州市设足球,哈尔滨市将冰雪运动纳入考试范围,上海、宁波、杭州等城市将游泳作为体育中考的自选项目,考试内容相对灵活、多样。通过学习不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如此,音乐、美术在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后同样能促进学生学会1~2项专项技能。在挖掘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帮助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个人发展方向,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
1.4 彰显学科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由于受到考试导向及单纯强调文化知识功利化思想的钳制,很多家长、学生认为只需要通过努力学习,在各种赛课中取得优异成绩便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然而,在这一价值导向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身体状况不佳,而且始终局限在“死读书、读死书”的桎梏之中,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智慧,其心理意志、人格素质也随之表现薄弱。可见,体育、美育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德行的养成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东曾说:“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8]体育不仅能够带来雄健之美、矫健之姿,而且能够磨炼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美育是对人情感的陶冶,是对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升华,通过音乐、美术可以陶冶人的感情与精神世界,以纯粹的美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高尚情操,培育积极的美好人格,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使学生、家长、社会等主体充分重视体音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在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政策出台后,相关政策对体音美学科的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实施要求等方面也作出规定,具体包括:体育课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艺术教育要立足于教会、勤练和常展,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学目标等内容[9]。相较之前体音美学科在教学阶段、评价阶段的薄弱性与模糊性,在将其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后,一定程度上能够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完善。
1.5 体悟学科映射的文化魅力,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认同
作为人文学科的体音美有着独特的彰显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高雅艺术、培养良好个体情操、彰显生命之美等方面的文化魅力,但由于体音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互动性、现场性、动态性强、教学场地多样等特点,容易导致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等认为体音美仅是带有娱乐意味的实践性学科。这对于师生有效开展和落实体音美学科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阻碍作用,实际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遮蔽了体音美学科的文化魅力。在体音美成为升学考试科目后,随着其课程目标的逐渐清晰、价值理念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多样性的增强,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能够彰显和渗透体音美学科的文化价值,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及高雅艺术的理解与认同。例如:就体育学科来说,教师在安排实践性体育活动外,也需要在体育课中增加体育文化元素,如生命文化、拼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集体意识、奥林匹克精神等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与向往;就音乐学科来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聆听经典的音乐旋律,讲清作品背后的音乐文化,让学生把握各类音乐中的特色、流派、风格、精神中的不同文化,体会音乐带来的地域美、民俗美和家国情怀;就美术学科来说,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重新认识周围世界,感知微观世界的自然之美,理解大自然的客观性、多面性,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命之重,彰显生命之美,从而增强学生对于美术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音美不再是边缘性学科,而是具有励志、审美作用并充满着文化意蕴的学科,学生从中能够体悟到体音美学科映射的文化魅力,深化对体音美学科的真正理解和认同。
2
追根溯源: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困境
将体音美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一举措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从过去非升学考试科目逐渐成为必考科目,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梗阻,厘清其中的瘀点、堵点、盲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是政策有效推进的前提。
2.1 瘀点:主体观念的淡薄
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引领着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现实的逻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均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中心,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的科目重点教,占比分值较小或者不被纳入考试的科目就一般地教或不教。音乐、美术在此之前一直未被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当中,学校教育由此偏重于学生智育的培养,强调认知性发展目标,导致部分学生、家长认为个体只需要发展好智育便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没有必要参与“费时”“费力”的体音美学科的学习。在思想上,家长、学生甚至有部分教师将体育简单地理解为锻炼身体或游戏放松,美术、音乐教学被误以为仅采用绘画和唱歌等单一形式进行,通过玩一玩、唱一唱、画一画便能完成学习。部分主体并未充分了解和重视体音美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发育、意志品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科的功能与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体音美成为学校中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学科,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化,教学方式枯燥、乏味,进而体音美学科评价地位也随之弱化。主体观念的淡薄成为政策实行过程中的“瘀点”所在。
2.2 堵点:价值立场的分歧
在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上,涉及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及学校,不同主体的看法各异:第一,从学生角度看,由于学业压力,学生的校内时间及课外时间被考试科目悉数挤占,体音美科目通常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然而,体音美的课堂大多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互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恰恰符合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第二,从家长角度看,认为此举增添了更多的压力,包括经济压力、时间压力和身体压力。首先,由于考试的需要,部分家长会增加对子女体音美的课外培训投入,迫使其承担着不小的经济压力;其次,在增加孩子的课外辅导后,家长接送孩子的通勤成本相应增加,为家长带来时间压力的同时也加重孩子的身心疲劳。2019年,《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曾经调查近1.5万名儿童校外生活的相关情况,发现儿童在校外生活的时间分配中,花费最多的是文化课的学习,并随着学段的升高,儿童的睡眠时长减少、学业压力增大[10],家长认为此举为孩子本就繁重的学业更增负担。此外,孩子的身体状况也影响着家长的价值立场,如孩子可能存在先天疾病或其他负面情况是否会影响未来升学等问题。第三,对于学校来说,存在青少年体质下降、审美意识不强等问题。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学生的近视情况空前严峻[11]。在此次体音美成为考试科目后,部分试点省份针对这一问题作出规定,将学生的视力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期望通过这一政策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各项必备素质。学生、家长和学校等主体因认知、定位、判断、理解的不同,针对这一政策的价值立场也存在分歧,这成为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道路上的“堵点”。
2.3 盲点:政策解读的偏颇
考试的目的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走向进行制约,对人的培养质量和规格加以规范。通过将体音美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变过去重智轻体、轻美的不良倾向,激发学生增强体质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的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这是体音美学科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这一政策的意义所在。在总结体育中考经验中发现,部分省份存在对政策解读不足或过度解读的现象,如制定的评价标准存在过难或过易的情况。这样的后果是,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容易出现政策目标与现实指向的错位、实际执行中的缺位等问题,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难以发挥对学生引导、激励与培养的作用。例如,以深圳市体育中考为例,其成绩标准相较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明显偏高,个别项目的满分标准甚至超过国家三级运动员的水平[12]。政策解读层面出现的偏颇,成为政策实行过程中的“盲点”所在。
2.4 痛点:客观条件的差异
客观条件的差异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城乡条件的差异,二是家庭条件的差异。第一,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薄弱地区的学校相较于城市学校来说,在体音美学科建设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农村学校较难吸引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体音美教师,因此,教师配备、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教学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学校硬件条件方面,农村薄弱学校的设备器材、运动场、音乐室、美术室等教学资源存在大量缺口,在体音美的课程设置、课时数量、课程实施等方面与城市地区的学校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城乡教育水平、基础条件的差距便成为体音美考试的现实障碍。第二,就家庭条件来说,家庭能够为学生个体的教育提供各种有用的资源,家庭资本占有量处于劣势的家庭,子女较难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反之,资本较多的家庭,子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会增大[13]。在体音美纳入考试科目之后,其重要性明显提升,相关的培训机构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条件的家庭会选择给子女增加体音美的课外培训,通过课外培训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从而帮助子女通过考试并获取高分,这对于家庭资本较弱的学生则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差距。综上,无论是城乡条件还是家庭条件的差异,都是体音美在成为考试科目道路上亟待解决的“痛点”。
2.5 难点:以往评价模式的阻滞
将体音美学科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出发点是改变教育中轻视美育、体育的顽疾,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然而,通过体育作为中考科目的经验来看,存在背离体育中考旨在作为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树立现代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体育素养的初衷,在实施体育中考过程中出现评价内容有限、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应用范围和深度有限等种种问题。第一,由于教师秉持“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路,导致学校体育不是全面的体育教学,而是仅限于几个考试项目技能技巧的反复机械训练[14]。学生无法学习更多的体育项目,课堂上只能围绕必考项目探究提高成绩的方法和技巧,个体的兴趣得不到满足。对于教师来说,固化的考试内容僵化了体育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体育技能与文化知识无法融合,更无法对学生的体育情感进行培育,淡化了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体育学科的“定考”迫使教师“定教”,学生不得不“定学”。第二,传统的评价方式大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在教学活动结束时作出一次性评价,这一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态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考试压力,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忽视了教育中最重要的情感、意义层面的内容。第三,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在落实体育中考时,存在并未将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或分值占比较低的现象,导致评价结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难以促进和激励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这些问题使体育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变味”,随着音乐、美术学科相继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这些学科是否也会出现以往评价模式的种种问题成为政策实施的“难点”所在。
3
对症下药:政策难落实根源的破解之道
在学校体音美相关改革理念和措施尚未达到与教育目标高度契合,学生还未将体育、美育等素质的培养内化于心时,将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实现这一政策的有效运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寻破解之道。
3.1 树立五育并举的教育评价理念
五育之间若无法实现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滋养、相互融合,全面育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15]。因此,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必须树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评价理念,并深刻认识其中的逻辑联系。五育之间不是碎片化、孤立化的存在,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要秉持五育中任何一育都不可偏废的重要观念。智育可以促进体育、美育的发展,反过来,体育、美育也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育都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认知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体育教学及体育运动中融入体育精神,能够锻炼学生在学习中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顽强品质,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美育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对美的品味和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样对学生智育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体育和美育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大多是隐性的,但是它确实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智育及个体的良性发展,感性与理性的协调一致。因此,学生和家长要重视体育、美育的重要作用,不能将其与其他各育分裂开来,要充分认识到体音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将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体系中落地生根,促使社会各主体在观念上实现从轻视到重视的转变,为政策的落实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
3.2 正确理解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部分主体对考试这一评价手段存在误解,认为体音美纳入考试之中会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是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教育形态,因此,出现主体价值立场的“堵点”、政策解读的“盲点”问题。其实,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测量或管理的手段,就其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16]。与应试或应试教育不同,将体音美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并不是简单的考试。事实上,应试或应试教育不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考试的事实,而是因为其反映出来的特定内涵及价值取向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即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成为唯一的目的。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是事实判断并非价值判断,仅是一个中性概念[17]。叶澜教授曾指出,将“考试”与“素质”对立是一种两极化思维,素质教育不应排斥考试[18]。因此,通过考试这一手段能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在于厘清考什么、为什么考、怎么考的问题,考试的价值取向是否适应人的发展需要,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不是简单地认为考试违背人的全面发展。将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否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政策的初衷,需要明白这并不是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政策履行与实施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走向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其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考试与素质教育关系的正确理解,无疑是政策落实的必要理念保证。
3.3 完善体音美学科相关保障体系的建设
在政策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城乡差别、家庭条件差异带来的“痛点”问题,这需要国家在制定相应措施的同时,完善相关保障体系的建设。首先,不断优化农村薄弱地区的资源配置,加大教育经费、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地区的学校可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方式,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创造现代化的体音美教学环境。通过借鉴线上线下双师教学模式,利用线上各种网络平台或寻求城市学校远程帮扶的方式来学习体音美的理论知识,采取线下的形式开展体音美的实践型课程,利用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薄弱地区师资不足的问题。对于农村学校体音美相关场地设施缺乏的情况,依据地方政府与学校自身条件,积极投入相关建设经费,适当购置体音美的教学设备,以改善农村教学环境。其次,针对功利化的课外培训现象,国家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起始阶段就将其艺术能力、运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规定中小学建立健全体音美课程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并反思学校体音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校教师是否没有顾及所有学生?评价标准是否与学校教育水平不一致,从而使学生通过课外培训来弥补学校体音美教育的不足?因此,国家从试点城市开始,通过“先期试点,以点到面,形成体系”的方法审慎推进,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了解前期做了什么,取得什么成绩,还有哪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真查找相关问题[19],证明政策及相关措施确实具有可行性后,再全面铺开推广到全国,这一过程要做到科学有效、扎实有序。在政策逐步落地的过程中,通过持续跟进,落实好每个省份制定的阶段性目标及方案,及时奖励完成较好的地区,形成示范效应,保障政策完全、完美地落地执行,最终达到理想目标。完善体音美学科相关保障体系,是建立良好政策落实机制的重要内容。
3.4 确定丰富完整的体音美学科评价内容
将体音美学科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最终目的是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让学生的不同禀赋各展其长,以培养符合社会所需人才。因此,承认、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因材施教上,还应体现在因材施“考”、因材施“评”上。在评价内容方面,要坚持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个性,为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路径。具体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第一,评价内容灵活多样,让学生充分依据自身的兴趣点、擅长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评价内容。就体育学科来说,可设置肺活量、视力、体重等体质健康项目,跳绳、跳远、跑步等一般项目,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啦啦操、健美操等体操类项目;就音乐学科来说,除歌曲演唱外,可设置乐器演奏、舞蹈、戏曲等;美术学科可设置国画、版画、水彩、水粉、手工、书法等。第二,常规性评价内容与差异性评价内容相结合。各省份在落实好体音美学科评价目标的同时,可依据学生的多样性、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地域优势、特色文化等设置独特的评价内容。部分地区的陕北民歌、京剧、黄梅戏、川剧等当地文化、民族特色可融入到音乐、美术学科的评价范围中,这不仅能弥补地区差异带来的考试公平问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领略当地的民族风情、体会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族文化。第三,体音美学科的考试内容不能局限于学科的理论知识,要走出以往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为宗旨的旧式考试模式,评价内容可增加基本技能与专项技能。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专项技能,既满足一般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又满足有着良好体音美基础、对该学科赋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需要。这些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理念。
3.5 创新科学多样的体音美学科评价方式
建立科学、有效的体音美评价体系,评价方式的创新是关键。第一,体音美学科的评价方式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倾向于“过程”与“发展”价值取向的评价方式,能够将学生对于体音美的学习任务分散到各个学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考试压力,并能够激励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直至达成学习目标。第二,探索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起点和增值点,学生经过学习后,通过与自身原有基础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审美素养等进行比较,便于教师分析学生的进步程度、发展空间,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检验教学效果,改进并调整教学,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第三,设置详细且易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内容。例如,可分别设置过程性评价测评体系和终结性评价测评体系,确定体系中每一项指标内容的具体分值,以便学校、教师能够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学生也易于参照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第四,应坚持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侧重于纵向比较。学生由于先天条件、教育环境、个体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采用以纵向比较为主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评价也更加公正、合理。例如,云南省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纳入体育中考测试范围之内,学校通过每学年组织一次体质监测,将学生的第一年监测情况作为基础分,其他年级以此为参照纵向对比赋分,学生通过和自己比较,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超越自己,实现突破。第五,除个人考试项目外,体音美学科的评价方式中可增设集体项目。一来可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二来也可以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第六,除运用线下考核评价方式外,部分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加入线上评价方式。建立学生体育、美育评价网络平台及数据库,在对学生基本知识考核方面可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通过电脑随机抽题,并在每次考核结束后,及时形成学生的线上评价档案,用以展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6 确保体音美学科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
评价内容的开放性必然会带来评价结果呈现方式的多样性,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是促进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健全的重要一步。在统计体音美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试点省份中发现,评价结果一般采用2种形式:一是采用等级评定法,将总成绩换算成ABCD 4个等级,将最终考评结果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江苏省部分试点城市为例,90分以上记为A等,75~89分记为B等,60~74分记为C等,60分以下记为D等,C等级以上的学生成绩合格,准予毕业,D等级为不合格。音乐、美术任意一科等级为B以上的学生可有机会选择优质高中[20]。但是,对于评价等级设定的分界线需慎重划定,通常要选取全体考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参加首次测试,通过正态化方式或比例确定各个等级的分数线,等级划分的分数线需要通过信效度检验。二是采用分数评定法。例如,云南省体育分值为100分,音乐、美术分值各为20分,体音美3科成绩计入学生中考总成绩。上述2种评定方式,都将体音美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最终考评之中,不是仅作为参考意义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无论哪种评定方式,教师都不能仅仅以等级或分数的形式给予学生简单的评价反馈,而是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真实的阶段性总结与评价,让学生认识到体音美的评价功能不只是选拔和甄别,让其获得全面发展才是评价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点
更多相关文章
▷陈诚, 包雷.高考考试内容的宽广纵深模式改革探索:变应试教育为有效学习[J]. 中国考试, 2021(6): 26-36.
▷ 甄志平, 李晗冉, 赵宏. 我国不同地区中考体育的项目设置与评价机制研究[J]. 中国考试, 2021(6): 37-45.
▷李勉. 基础教育评估监测:教育督导体系建设的新领域和新挑战[J]. 中国考试, 2021(5): 48-55.
▷ 李政. 我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价值意蕴、问题表征与改革路径[J]. 中国考试, 2021(5): 40-47.
▷ 邱懿, 薛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现状、问题与展望[J]. 中国考试, 2021(5): 33-39.
▷ 徐路明. 基于简易式百分等级成长模型的学业增值评价[J]. 中国考试, 2021(3): 9-14.
▷关丹丹, 韩宁, 章建石. 立足“四个评价”、服务“五类主体” 进一步深化高考评价改革[J]. 中国考试, 2021(3): 1-8.
▷ 袁建林, 刘红云. 过程性测量: 教育测量的新范式[J]. 中国考试, 2020(12): 1-9.
▷ 秦春华, 姜佳玥.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12): 10-14.
▷ 周洪宇.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解读[J]. 中国考试, 2020(11): 1-8.
▷ 张会杰. “四个评价”落实中的主要矛盾及化解思路[J]. 中国考试, 2020(11): 9-16.
▷ 刘海峰, 李木洲. 构建“四位一体”功能互补的教育评价新体系[J]. 中国考试, 2020(9): 1-4.
▷ 何莲珍. 以语言评价专业化建设推动教育评价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9): 5-9.
▷ 雷新勇. 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若干思考[J]. 中国考试, 2020(9): 10-14.
▷ 朱立明, 宋乃庆, 罗琳, 等.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J]. 中国考试, 2020(9): 15-19.
▷ 张会杰, 赵唯杜. 为了更好地学习:增进教育测评有效性的基本原则[J]. 中国考试, 2020(9): 20-26.
▷ 刘建达, 李雪莲. 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9): 27-31.
▷ 周光礼, 袁晓萍. 聚焦“四个评价” 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J]. 中国考试, 2020(8): 1-5.
▷ 张楠, 宋乃庆, 申仁洪.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 中国考试, 2020(8): 6-10.
▷ 张志勇, 杨玉春. 综合评价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J]. 中国考试, 2020(8): 11-15.